首页  中心介绍  实验教学  教学改革  教学资源  科学研究  实验环境  体制管理  创新园地  管理系统  申报材料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实验教学>>实验大纲>>正文
《专业综合实验》实验教学大纲
2012-03-30 19:21   审核人:

 

课程编号:03167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课程性质:独立设课实验       

课程名称:材料化学综合实验       英文名称:Experiments of Materials Chemistry   

隶属课群:材料物理与化学         课程总学时:32

实验学时:3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机学时:0

适用专业:材料化学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一、本课程实验教学性质、目的和任务:

《材料化学综合实验》是材料化学专业必修的实践性专业课,是系统专业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。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的重要分支,材料制备技术与合成方法是材料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。本课程从材料合成和制备常用技术、粉体成型工艺、粉体烧结工艺 、高分子聚合、改性工艺、材料性能表征及基本实验技术训练几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实验,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素质,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,进一步加深对专业课学习的理解。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材料制备工艺、材料成型过程中生产工艺的控制技术和材料结构、性能、表征基本分析方法。

二、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

主要内容

1.材料合成技术及制备(化学共沉淀法、水热合成法、溶胶凝胶法及固相反应法合成);

2粉体成型工艺(模压成型工艺、等静压成型工艺);

3.烧结工艺(无压烧结、热压烧结)及检测;

4.粉体表征及烧结坯体表征(比表面积、形貌、粒度及物相鉴定);

5. 高分子合成、改性工艺,及高分子及其合金的结构、性能测试。

实验教学方法手段的基本要求

1材料合成、粉体成型、材料烧结、材料改性,主要以学生操作设备仪器完成相关实验项目;材料表征在相关大型仪器上进行检测;

2.以学生独立设计为主,学生和教师对课题研究进行讨论,由学生确定其实验方法及工艺。

三、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表

 序号

实验项目名称

计划学时

实验类型

开出要求

每组人数

1

共沉淀法制备微粉

12

综合

41

23

2

水热合成法制备微粉

12

综合

23

3

溶胶凝胶法制备微粉

12

综合

23

4

固相反应法合成微粉

12

综合

23

5

粉体成型工艺实验

2

综合

必开

23

6

烧结工艺及检测

6

综合

必开

23

7

改性白乳胶的制备

12

综合

41

23

8

苯胺原位聚合及其性能的测定

12

综合

23

9

高分子合金制备及性能测定

12

综合

23

10

反相悬浮法合成聚丙烯酸-丙稀酰胺

12

综合

23

四、实验项目教学大纲

实验一   共沉淀法制备微粉

(一)实验类型:综合

(二)实验目的

1. 掌握共沉淀法合成微粉的原理及工艺过程;

2. 掌握溶液的浓度、PH值的控制和干燥方式的选择对超微粉性能的影响;

3. 学会对超微粉表征性能分析的方法。

(三)实验内容

1. 反应条件对粉体制备的影响

      因素1:金属盐溶液的浓度,0.1mol/L、0.2mol/L、0.3mol/L;

      因素2:PH值,7—8、9—10、11—12;

      因素3:干燥方式,普通干燥+热处理、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。

2.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所得各组粉体的形貌、颗粒大小和团聚程度;

3. 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粉体进行物相分析;

4. 测定所得粉体的比表面积;

5. 对结果进行分析,给出最佳工艺方案。

(四)实验要求

    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

    1. 每班分数组,实行组长负责制,成员既有明确分工,又要相互协作;

    2. 按照实验流程作好各项实验准备工作,熟悉实验用的仪器、设备的操作规程,制定实验工艺、实验计划,确定实验日期;

    3. 实验以学生动手为主,教师指导为辅。

    实验报告要求

    1. 实验原理清楚,方案选择正确,明确各阶段化学反应的过程;

    2. 得到实验结果,并对结果整理分析,分析合理,对结果的解释正确,归纳实验结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,并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,讨论形成的机制及机理。

(五)主要仪器设备

电子天平、磁力加热搅拌机、高压反应釜、干燥箱、透射电镜、X射线衍射仪、自动氮吸附仪。

 

实验二  水热法合成二氧化钛超细粉

(一)实验类型:综合

(二)实验目的

1. 掌握水热法合成微粉的原理及工艺过程;

2. 掌握反应温度、压力、处理时间和PH值的选择对超微粉性能的影响;

3. 学会对超微粉表征性能分析的方法。

(三)实验内容

1. 反应条件对粉体制备的影响

      因素1:反应温度,140度、180度和250度;

      因素2:恒温时间,10小时、15小时和20小时;

      因素3:PH值,6、10、14。

2.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所得各组粉体的形貌、颗粒大小和团聚程度;

3. 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粉体进行物相分析;

4. 测定所得粉体的比表面积;

5. 对结果进行分析,给出最佳工艺方案。

(四)实验要求

    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

    1. 每班分数组,实行组长负责制,成员既有明确分工,又要相互协作;

    2. 按照实验流程作好各项实验准备工作,熟悉实验用的仪器、设备的操作规程,制定实验工艺、实验计划,确定实验日期;

    3. 实验以学生动手为主,教师指导为辅。

    实验报告要求

    1. 实验原理清楚,方案选择正确,明确各阶段化学反应的过程;

    2. 得到实验结果,并对结果整理分析,分析合理,对结果的解释正确,归纳实验结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,并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,讨论形成的机制及机理。

(五)主要仪器设备

电子天平、高压反应釜、干燥箱、透射电镜、X射线衍射仪、自动氮吸附仪。

 

实验三  溶胶凝胶法合成氧化锌超细粉

(一)实验类型:综合

(二)实验目的

1. 掌握溶胶凝胶法合成微粉的原理及工艺过程;

2. 掌握溶液浓度、PH值和干燥方法的选择对超微粉性能的影响;

3. 学会对超微粉表征性能分析的方法。

(三)实验内容

1. 反应条件对粉体制备的影响

      因素1:溶液浓度,0.1mol/L、0.2mol/L、0.3mol/L;

      因素2:PH值,6—7、8—9、10—11;

      因素3:干燥方法,普通干燥+热处理、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。

2.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所得各组粉体的形貌、颗粒大小和团聚程度;

3. 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粉体进行物相分析;

4. 测定所得粉体的比表面积;

5. 对结果进行分析,给出最佳工艺方案。

(四)实验要求

    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

    1. 每班分数组,实行组长负责制,成员既有明确分工,又要相互协作;

    2. 按照实验流程作好各项实验准备工作,熟悉实验用的仪器、设备的操作规程,制定实验工艺、实验计划,确定实验日期;

    3. 实验以学生动手为主,教师指导为辅。

    实验报告要求

    1. 实验原理清楚,方案选择正确,明确各阶段化学反应的过程;

    2. 得到实验结果,并对结果整理分析,分析合理,对结果的解释正确,归纳实验结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,并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,讨论形成的机制及机理。

(五)主要仪器设备

电子天平、高压反应釜、干燥箱、透射电镜、X射线衍射仪、自动氮吸附仪。

 

实验四  固相反应法合成ZnO超细粉

(一)实验类型:综合

(二)实验目的

1. 掌握固相反应法制备微粉的原理及工艺过程;

2. 掌握反应物配比、研磨温度和时间、及煅烧温度与保温时间对超微粉性能的影响;

3. 学会对超微粉表征性能分析的方法。

(三)实验内容

1. 前驱物的制备,将mol比为1:1的七水硫酸锌和无水草酸钠,分别研磨后,充分混合,再转入同一研体中共同研磨30min,经水洗去副产物后,用无水乙醇洗2到3次,于70度烘干,得到ZnC2O4

2. 反应条件对粉体的影响

      因素1:研磨温度,选取室温、40度、60度;

      因素2:煅烧温度,选取300度、400度、500度;

      因素3:煅烧保温时间,2h、3h、4h。

      注:因素1只对反应速度有影响,对产物没有影响

3.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所得各组粉体的形貌、颗粒大小和团聚程度;

4. 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粉体进行物相分析;

5. 测定所得粉体的比表面积;

6. 对结果进行分析,给出最佳工艺方案。

(四)实验要求

    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

    1. 每班分数组,实行组长负责制,成员既有明确分工,又要相互协作;

    2. 按照实验流程作好各项实验准备工作,熟悉实验用的仪器、设备的操作规程,制定实验工艺、实验计划,确定实验日期;

    3. 实验以学生动手为主,教师指导为辅。

    实验报告要求

    1. 实验原理清楚,方案选择正确,明确各阶段化学反应的过程;

    2. 得到实验结果,并对结果整理分析,分析合理,对结果的解释正确,归纳实验结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,并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,讨论形成的机制及机理。

(五)主要仪器设备

电子天平、高压反应釜、干燥箱、透射电镜、X射线衍射仪、自动氮吸附仪。

 

实验五  粉体成型工艺实验

(一) 实验类型:综合

(二)实验目的:

1. 掌握各种粉体成型方法的原理和各类成型压力机的操作;

  2.了解模压成型和冷等静压成型两种成型方法的各自特点及应用范围;

  3. 了解成型压力、保压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试样性能的影响。

(三)实验内容:

1.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工艺参数进行实验

因素1成型方法:模压成型、冷等静压成型

因素2成型压力:150MPa、200MPa、250MPa

因素3保压时间:1min、2min、3min

2.测定各试样的相对密度。

3.确定一组最佳工艺参数

(四)实验要求:

    粉体成型是烧结前的一重要工序,直接影响到烧结的优劣,要求实验数据精确,工艺过程控制得当。冷等静压前应进行预压成型。

(五)主要仪器设备:

最高压力可达到300 MPa的模压机、冷等静压机、电子天平

 

实验六   烧结工艺及检测

(一)实验类型:综合

(二)实验目的:

1. 掌握粉体烧结的方法和工艺过程的控制及参数的选择,学会检测烧结体性能的方法,懂得利用相关原理分析烧结结果。

2. 了解烧结温度、保温时间等因素对烧结体的影响。

(三)实验内容:

1.选择烧结方法和工艺参数

因素1烧结方法:无压烧结、热压烧结

因素2烧结温度:1200度、1300度、1400度(对于氧化锌)

因素3保温时间:20min、40min、1h

2.测定各试样的相对密度,计算孔隙率。

3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断口晶粒形貌和晶粒的长大情况。

(四)实验要求:

1.根据烧成情况可增加几个温度的烧结实验,根据试样大小调整保温时间。

2.熟炼并掌握烧结炉的使用方法;

3.严格按实验指导书的步骤及方法进行;

4.真实记录实验中的所有实验现象;不明之处和指导教师进行讨论。

5.综合分析烧结工艺参数对超细粉体烧结的影响,实验结果分析正确。

(五)主要仪器设备

    无压烧结炉、热压烧结炉、电子天平、透射电镜、扫描电镜

…………

实验七   改性白乳胶的制备

(一)实验类型:综合

(二)实验目的

1. 掌握乳液聚合的原理及工艺过程;

2. 掌握保护胶体种类、组分配比、反应温度对产物结构、性能的影响;

3. 学会对白乳胶表征、性能分析的方法。

(三)实验内容

1. 反应条件对改性白乳胶制备的影响

     因素1:PVA:1788、1799、2099;

     因素2:组分配比,PVA(g)/甲醛溶液(ml):7/1、7/2、7/3;

     因素3:缩醛化温度:20℃、40℃、60℃。

2.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特定官能团的吸收峰,组分鉴定;

3. 利用重量法测定固含量,粘度法测定抗冻性;

4. 万能试验机测定所得产物的剪切强度;

5. 对结果进行分析,给出最佳工艺方案。

(四)实验要求

    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

    1. 每班分数组,实行组长负责制,成员既有明确分工,又要相互协作;

    2. 按照实验流程作好各项实验准备工作,熟悉实验用的仪器、设备的操作规程,制定实验工艺、实验计划,确定实验日期;

    3. 实验以学生动手为主,教师指导为辅。

    实验报告要求

    1. 实验原理清楚,方案选择正确,明确各阶段物理、化学反应的过程;

    2. 得到实验结果,并对结果整理分析,分析合理,对结果的解释正确,归纳实验结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,并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,讨论合成的机制及机理。

(五)主要仪器设备

聚合反应装置、恒温水浴、电子天平、电动搅拌机、干燥箱、红外光谱仪器、旋转粘度计、冰箱、万能试验机。

 

实验八   化学氧化法制备聚苯胺及性能研究

(一)实验类型:综合

(二)实验目的

1. 掌握化学氧化法制备聚苯胺的原理及工艺过程;

2. 掌握溶液的浓度、合成温度、掺杂剂对产物结构、能的影响;

3. 学会对导电高分子表征、性能分析的方法。

(三)实验内容

1. 反应条件对聚苯胺制备的影响

      因素1:溶液的浓度,1 mol/L、2mol/L、3mol/L;

      因素2:合成温度:0℃、15℃、30℃;

      因素3:掺杂剂类型:无机质子酸(HCl、H2SO4)、有机质子酸(DBSA、SSA、TSA)。

2.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聚合物官能团吸收峰,组分鉴定;

3. 利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;

4. 利用四探针法测定聚合物的电导率;

5. 对结果进行分析,给出最佳工艺方案。

(四)实验要求

    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

    1. 每班分数组,实行组长负责制,成员既有明确分工,又要相互协作;

    2. 按照实验流程作好各项实验准备工作,熟悉实验用的仪器、设备的操作规程,制定实验工艺、实验计划,确定实验日期;

    3. 实验以学生动手为主,教师指导为辅。

    实验报告要求

    1. 实验原理清楚,方案选择正确,明确各阶段物理、化学反应的过程;

    2. 得到实验结果,并对结果整理分析,分析合理,对结果的解释正确,归纳实验结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,并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,讨论形成的机制及机理。

(五)主要仪器设备

单体提纯装置、聚合反应装置、电子天平、磁力搅拌机、冰水浴、真空干燥箱、红外光谱仪、粘数测定仪、四探针电导率仪。

 

实验九   共混法制备高分子合金

(一)实验类型:综合

(二)实验目的

1. 掌握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原理及工艺过程;

2. 掌握MBS用量、种类、助剂对PVC合金抗冲击性能的影响;

3. 学会对高分子合金表征、性能分析的方法。

(三)实验内容

1. 反应条件对高分子合金制备的影响

      因素1:MBS用量:5,10,20,30,40质量%;

      因素2:MBS中SBR含量:50%、60%、70%;

      因素3:助剂种类:三盐基硫酸盐、二盐基硫酸盐;

2.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所得高分子合金形貌、各组分分布状况;

3. 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测高分子合金转变温度,研究组分相容性;

4. 测定万能制样机制样,并测定PVC合金的抗冲击性能;

5. 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透光率;

6. 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,给出最佳工艺方案。

(四)实验要求

    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

    1. 每班分数组,实行组长负责制,成员既有明确分工,又要相互协作;

    2. 按照实验流程作好各项实验准备工作,熟悉实验用的仪器、设备的操作规程,制定实验工艺、实验计划,确定实验日期;

    3. 实验以学生动手为主,教师指导为辅。

    实验报告要求

    1. 实验原理清楚,方案选择正确,明确各阶段物理、化学反应的过程;

    2. 得到实验结果,并对结果整理分析,分析合理,对结果的解释正确,归纳实验结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,并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,讨论形成的机制及机理。

(五)主要仪器设备

电子天平、磁力加热搅拌机、开放式炼塑机、电热平板机、万能制样机、抗冲击机试验机、扫描电镜、示差扫描量热仪。

 

实验十   反相悬浮法合成聚丙烯酸-丙稀酰胺

(一)实验类型:综合

(二)实验目的

1. 掌握反相悬浮聚合的原理及工艺过程;

2. 掌握共聚合单体、聚合组分、中和度等因素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;

3. 学会对共聚物表征、性能分析的方法。

(三)实验内容

1. 反应条件对聚合物制备的影响

      因素1:M1(丙烯酸)/M2丙稀酰胺配比:8/2,7/3,6/4,5/5;

      因素2:分散介质/单体:4/1,3/1,2/1;

      因素3:中和度:85%,80%,75%,70%。

2.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形貌、颗粒大小和团聚情况;

3. 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定特定官能团吸收峰,组分鉴定;

4. 重量法测定的吸水性能;

5. 对结果进行分析,给出最佳工艺方案。

(四)实验要求

    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

    1. 每班分数组,实行组长负责制,成员既有明确分工,又要相互协作;

    2. 按照实验流程作好各项实验准备工作,熟悉实验用的仪器、设备的操作规程,制定实验工艺、实验计划,确定实验日期;

    3. 实验以学生动手为主,教师指导为辅。

    实验报告要求

    1. 实验原理清楚,方案选择正确,明确各阶段物理、化学反应的过程;

    2. 得到实验结果,并对结果整理分析,分析合理,对结果的解释正确,归纳实验结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,并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,讨论聚合的机制及机理。

(五)主要仪器设备

聚合反应装置、恒温水浴箱、磁力搅拌机、电子天平、干燥箱、透射电镜、红外光谱仪。

五、考核与评分

各实验按实验纪律、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质量综合评定试验成绩。本实验课的成绩以平均分数计,并按20%计入课程总分。

 

 

制定单位:材料与化工学院

人:刘秀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人:陈山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人:王正品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制定(或修订)时间:2010.6.20

关闭窗口
版权所有:西安工业大学  地址: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学府中路2号 电话:029-861733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