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编号:031603 课程性质:课程实验
课程名称:环境工程微生物 英文名称:Microbiology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
隶属课群:环工专业基础 课程总学时:56
实验学时:16 上机学时:0
适用专业:环境工程
一、本课程实验教学性质、目的和任务:
《环境工程微生物学》是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实践性专业课,是系统专业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。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素质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,是为了进一步夯实专业课程的学习。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解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,三废处理、处置的相关模型及基本原理、方法,获得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。
二、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:
1. 掌握微生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
2. 掌握环境中微生物的基本分类及培养方法
3. 掌握环境微生物的基本性质
4. 掌握环境中主要监测的微生物指标及监测方法
三、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表
序号 |
实验项目名称 |
计划学时 |
实验类型 |
开出要求 |
每组人数 |
1 |
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保护 |
2 |
验证 |
必开 |
2 |
2 |
几种基本细菌形态的观察 |
2 |
验证 |
必开 |
2 |
3 |
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 |
2 |
验证 |
必开 |
2 |
4 |
微生物染色及革氏阴阳细菌区分 |
2 |
验证 |
必开 |
2 |
5 |
细菌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 |
2 |
验证 |
必开 |
2 |
6 |
细菌的纯种分离、培养及接种技术 |
2 |
验证 |
必开 |
2 |
7 |
纯种细菌菌落形态及个体形态观察 |
2 |
验证 |
必开 |
2 |
8 |
空气中微生物总量的检测 |
2 |
验证 |
必开 |
2 |
四、实验项目教学大纲
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保护
(一)实验类型:验证
(二)实验目的:掌握光学显微镜的结构、原理,学习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和保养。
(三)实验内容:
严格按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,依低倍、高倍及油镜的次序逐个观察水中细菌、空气中细菌及土壤中细菌的细菌示范片,用铅笔分别绘出各种细菌的形态图。
(四)实验要求:
1. 认真预习,明确实验的目的、任务、原理、操作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,完成预习报告。
2. 严格遵守操作程序,细心观察,积极思考,及时整理、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。
3. 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,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,仪器安置有序,注意节约和安全,预防发生意外事故。
4. 实验完毕后,洗涤、清理仪器,切断(或关闭)电源、水阀和气路。
(五)主要仪器设备:
1.显微镜、擦镜纸、香柏油、二甲苯
2.示范片:分别取废水、大气、土壤样本培养细菌
实验二 几种基本细菌形态的观察
(一)实验类型:验证
(二)实验目的:
1.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方法。
2.观察几种微生物的个体形态,掌握生物图的绘制方法。
3.学会用压滴法制作标本片。
(三)实验内容:
1.严格按显微镜的操作方法,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细菌示范片,绘制其形态图。
2.用压滴法制作微生物的标本片。
(四)实验要求:
1.认真预习,明确实验的目的、任务、原理、操作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,完成预习报告。
2.严格遵守操作程序,细心观察,积极思考,及时整理、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。
3.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,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,仪器安置有序,注意节约和安全,预防发生意外事故。
4.实验完毕后,洗涤、清理仪器,切断(或关闭)电源、水阀和气路。
(五)主要仪器设备:
1.显微镜、擦镜纸、吸水纸
2.各种细菌示范片,水、土、气标本
实验三 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
(一)实验类型:验证
(二)实验目的:
了解血球计数板的结构,掌握使用和技术方法
(三)实验内容:
稀释样品,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
(四)实验要求:
1.认真预习,明确实验的目的、任务、原理、操作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,完成预习报告。
2.严格遵守操作程序,细心观察,积极思考,及时整理、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。
3.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,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,仪器安置有序,注意节约和安全,预防发生意外事故。
4.实验完毕后,洗涤、清理仪器,切断(或关闭)电源、水阀和气路。
(五)主要仪器设备:
显微镜、血球计数板、移液管、微生物培养液
实验四 微生物染色及革氏阴阳细菌区分
(一)实验类型:验证
(二)实验目的:
学习微生物的染色原理、染色的基本操作技术,从而掌握微生物的一般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。
(三)实验内容:
1.细菌的简单染色
2.细菌的革兰氏染色
(四)实验要求:
1.认真预习,明确实验的目的、任务、原理、操作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,完成预习报告。
2.严格遵守操作程序,细心观察,积极思考,及时整理、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。
3.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,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,仪器安置有序,注意节约和安全,预防发生意外事故。
4.实验完毕后,洗涤、清理仪器,切断(或关闭)电源、水阀和气路。
(五)主要仪器设备:
1.显微镜、香柏油、二甲苯、擦镜纸、吸水纸、接种环、载玻片、酒精灯
2.美蓝染色液、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、革氏碘液、95%乙醇、蕃红染液
3.革氏阴性及阳性菌
实验五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
(一)实验类型:验证
(二)实验目的:
1.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涤和灭菌前的准备工作。
2.掌握培养基和无菌水的制备方法。
3.掌握高压灭菌技术。
(三)实验内容:
1.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
2.培养基的制备
3. 无菌稀释水的制备
4.灭菌
(四)实验要求:
1.认真预习,明确实验的目的、任务、原理、操作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,完成预习报告。
2.严格遵守操作程序,细心观察,积极思考,及时整理、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。
3.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,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,仪器安置有序,注意节约和安全,预防发生意外事故。
4.实验完毕后,洗涤、清理仪器,切断(或关闭)电源、水阀和气路。
(五)主要仪器设备:
1.培养皿,试管,移液管,锥形瓶,烧杯,玻璃珠
2.纱布、棉花、牛皮纸
3.精密pH试纸、10%HCL、10%NaOH
4.牛肉膏、蛋白胨、氯化钠、琼脂、蒸馏水
5.高压蒸汽灭菌锅、烘箱、电炉
实验六 细菌的纯种分离、培养及接种技术
(一)实验类型:验证
(二)实验目的:
1.掌握从环境中分离培养细菌的方法,从而获得若干种细菌的纯培养技能。
2.掌握几种接种技术。
(三)实验内容:
1.平板划线法
2.斜面接种
3. 穿刺接种
(四)实验要求:
1.认真预习,明确实验的目的、任务、原理、操作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,完成预习报告。
2.严格遵守操作程序,细心观察,积极思考,及时整理、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。
3.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,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,仪器安置有序,注意节约和安全,预防发生意外事故。
4.实验完毕后,洗涤、清理仪器,切断(或关闭)电源、水阀和气路。
(五)主要仪器设备:
1.无菌培养皿,无菌试管,无菌移液管
2.营养琼脂培养基、无菌稀释水
3.接种环、酒精灯、恒温箱
实验七 纯种细菌菌落形态及个体形态观察
(一)实验类型:验证
(二)实验目的:
观察实验六分离出来的几种细菌的个体形态及相应的菌落形态特征
(三)实验内容:
1.细菌菌落形态的观察
2.各种细菌菌落特征的比较
(四)实验要求:
1.认真预习,明确实验的目的、任务、原理、操作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,完成预习报告。
2.严格遵守操作程序,细心观察,积极思考,及时整理、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。
3.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,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,仪器安置有序,注意节约和安全,预防发生意外事故。
4.实验完毕后,洗涤、清理仪器,切断(或关闭)电源、水阀和气路。
(五)主要仪器设备:
1.显微镜、载玻片、接种环、酒精灯
2.实验六培养出的各种细菌
实验八 空气中微生物总量的检测
(一)实验类型:验证
(二)实验目的:
测定大气中微生物的总量,掌握将大气中微生物固定至无菌水中的方法。
(三)实验内容:
1.大气中微生物的固定
2.大气中微生物总量的检测
(四)实验要求:
1.认真预习,明确实验的目的、任务、原理、操作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,完成预习报告。
2.严格遵守操作程序,细心观察,积极思考,及时整理、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。
3.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,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,仪器安置有序,注意节约和安全,预防发生意外事故。
4.实验完毕后,洗涤、清理仪器,切断(或关闭)电源、水阀和气路。
(五)主要仪器设备:
1.固定设备一套(下口瓶、导管、锥形瓶、漏斗)
2.无菌水、营养琼脂培养基、接种环
五、考核与评分
实验成绩占课程考试成绩的20%-30%,实验成绩以出勤率及试验报告成绩综合考核。
制定单位:材料与化工学院
制 定 人:赵菁
审 核 人:陈山川
批 准 人:王正品
制定(或修订)时间:2010.6.20